(相关资料图)
归寓一元图(局部) 萧云从
清褱古堂刊本《太平山水诗画》之“采石图”
明清是我国古代版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,伴随着商品经济活跃、文化市场繁荣,版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。此时版画题材之广泛,品类之繁多,前所未有。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,在文人、画家、书商、刻工的共同努力下,明清版画出现了各种流派,其创作、雕刻、印刷各环节都呈现出新的面貌。而以《太平山水诗画》为代表的山水版画,不仅开辟了新的画派,还将中国山水版画引向了新的审美境界。
此套版画由萧云从绘制,旌德版刻名工汤尚、汤义、刘荣等雕刻,展现了当涂、芜湖、繁昌三地胜景,集诗、书、画、印于一体,刻印颇精,为清初版画巅峰之作。画中山水笔法毫不雷同,集唐宋元明山水画之大成。同时,基于中国悠久的诗、画艺术传统与特殊的时代地域环境,《太平山水诗画》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,在艺林中极受重视。
《周易·系辞上》曰,“圣人立象以尽意”,这种独特的“象”思维语境,使中华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文字与绘画的互补意义。同时,由于汉字与绘画同源,先秦时代中华先贤便形成了“左图右史”的文化学习传统,并在后世文人阐释助推中形成了“诗画一律”的观念。诗歌与绘画互衬、互文、互释,从而生成新的意象、意境,是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方式。在《太平山水图》中,作者每幅山水,皆配以前人诗文,从而在山河图景与诗人吟咏间,生发出丰富的意趣。如在《青山图》中,萧云从以写实笔法显露青山清新自然的京畿乡野风光,并配以谢朓《治宅诗》,展现出文人对祛累求闲的恬淡农家生活的向往。而在《采石图》中,萧云从则以独特的斜面构图与大面积画面留白,彰显了长江天险采石矶的险峻山势。同时,配以苏东坡七言古诗《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》,将观者从外在的壮阔景色引向了历史时空中在此流连的李太白。不仅赞美了李、杜的深挚友谊和艺术成就,还展现出对诗仙饱经沧桑却傲岸清介精神面貌的无限感佩,从而使整个版画赏心悦目、寄意遥深。
山水画作为一种源自地舆图的独特画种,以魏晋山水诗歌发展为先导,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被开辟为寄寓古代文人深厚情思的艺术空间。宗炳在《画山水序》言,“山水以形媚道”“唯当澄怀观道,卧以游之”。随着“玄对山水”观念的进一步发展,山水画中的景象,逐渐超脱了形而下的真山真水。不求形似,成为主导中国文人画的理论话语。欧阳修主张“忘形得意”“古画画意不画形”;沈括强调“造理入神”“不必拘泥形似”。倪瓒则提出“不求形似,聊以自娱耳”,其不以“真实”为基础,而以“真虚”为根本法则,通过画家的一管追光摄影之笔,拟写天地万物之虚,借自然之体势呈现形而上道境的勃勃生机,成为包含自然空间、心理空间和形式空间的统一有机体。随着宋元山水臻于至境,中国的山水画也面临脱离现实山水的程式化弊病。而《太平山水诗画》则有意识地通过对现实姑孰真山水的写生,为中国山水注入画家独特的人生印记,使山水画具有了地域色彩。
杨万里诗云“圩田岁岁镇逢秋,圩户家家不识愁。夹道垂杨一千里,风流国是太平州”。生于斯、长于斯的绘画名家,对于姑孰风光,“岂有不在襟带间”。为满足同道张万选卧游纪念之情,在《太平山水诗画》中,萧云从不断切换视角,表现姑孰地区标志性的圩田景观,既是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观照,亦饱含自我对家乡的感思。同时,萧云从有意识地统筹着传统与创新的关系。董其昌言“以古人为师,已自上乘”“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”。萧云从上至吴道子、李思训、王维、荆浩、关仝、董源、巨然,下至赵孟頫、黄公望、倪瓒、盛懋、沈周、唐寅,借鉴超过三十六家之笔法,使家乡山水进入中国传统山水画谱系之中。如在《赭山图》中,萧云从特意撷入方志文集未收黄山谷之旧文,以刘松年雪景笔法绘之,并取干将莫邪铸剑之典,有意识地使地方志舆图与山水画范式有机融合。这种对于山水画源初舆图形式的回归,显露出地方山水的独特风韵,展现出地域特色与传统范式的张力。
元明以降,文人画家的创作旨趣实在“骊黄牝牡之外”,着意于生命“真性”的传达。人生感、宇宙感和历史感的融合成为文人画的重要追求。典故的运用,使画作能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审视生命价值问题。萧云从于小学造诣深厚,其诗文题字常含蓄晦涩,有深邃之感,这也影响到他绘画创作。此外,画中常常出现隐士养练之所,展现出萧氏作为明遗民的隐逸之意。如《灵墟山图》就表现了《搜神后记》所载羽化登仙故事的发源地,表达了绘者对故国深沉的思念之情。
作为与陈洪绶双峰并峙的一代大家,萧云从的《太平山水诗画》极大拓展了古人的视觉图像接受方式,并促成萧云从巨制《归寓一元图》的创作。《太平山水诗画》成为《芥子园画谱》《天台山十六景图》等版画图像借鉴来源,影响到石涛、弘仁等的山水构图、笔法。据白井华阳《画乘要略·祇园南海传》载,日本南宗文人画派奠基人物祇园南海、柳里恭、池大雅都曾临摹过《太平山水诗画》。可以说,《太平山水诗画》集历代画家笔法之大成,成为后世山水画临习之圭臬,对中国山水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其深厚意涵尚待开掘。
(作者:苏静、奚沛翀 单位: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