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抗性害虫蓟马、粉虱,可以说很多厂家已经黔驴技穷了,正规的药很难彻底防治,为了提升效果,只有不停的加量或者使用新成分,而这样的结果是,防治的成本越来越高,而且效果还不见得好。那么蓟马、粉虱这类抗性虫真的很难防治吗?小编认为,用好内吸性杀虫剂是防治抗性虫的“绝招”!
内吸杀虫剂是什么样的杀虫剂?它是指可以被植物体吸收的杀虫剂。这类杀虫剂灭虫速效性可能慢一些,但是它能够在植物体内存在一定的时间,在植物体内形成保护膜,再飞过来的害虫吸食植物汁液,依然会中毒死亡。
那么内吸性杀虫剂有哪些呢?典型的代表就是烟碱类杀虫剂,而烟碱类杀虫剂中内吸性最强的,小编认为是噻虫嗪,它能够拌种、喷雾、冲施,是防止害虫的好药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)内吸杀虫剂持效期长,我们在防治蓟马等抗性虫时,往往选用乙基多杀菌素、啶虫脒、阿维菌素、喹硫磷等,这类杀虫剂是能够快速灭杀蓟马,但是它们有明显的缺点,内吸性差,持效期太短,三五天就没用了,而内吸性强的杀虫剂,比如噻虫嗪,它的有效期能达半个月,在这个时间段,都对蓟马有效。
2)内吸杀虫剂可以在植物体形成保护膜。蓟马等抗性小虫,世代重叠度非常高,在同一时间段,卵、若虫、成虫同时存在,选择内吸性杀虫剂,因为它可以在植物体内“潜伏”,只要害虫吸食汁液就会死亡,虽然不能全部消灭,但能够大大减少害虫的基数。
3)成本低,适合长期使用。相较于乙基多杀菌素、唑虫酰胺等高价位的蓟马防治药剂,噻虫嗪等高内吸杀虫剂成本低,一桶水只需3-5元。
我们以内吸杀虫剂中效果比较明显的噻虫嗪为例,给大家分享一些防治蓟马的方案:
1)噻虫嗪+乙基多杀菌素,70%噻虫嗪按照1000-1500倍搭配60g/升乙基多杀菌素1500倍喷雾,既有速效性,又有持效期。
2)噻虫嗪+吡丙醚,这个配方速效性差一些,属于早期防治方案。用于蓟马、粉虱等尚未大爆发时期(发生初期),推荐70%噻虫嗪20-30g+10%高氯.吡丙醚10ml兑水30斤,杀虫又杀卵,持效期长。
3)噻虫嗪+螺虫乙酯,这个配方是防治蓟马、粉虱的长效配方,成本比较高,这两个药都是强内吸的药剂,喷雾时可以配上菊酯类杀虫剂,提升速效性。
4)在蓟马的高发期,推荐使用70%的噻虫嗪200g一亩地,冲施防治蓟马,为什么采用冲施的方法?因为高发期很多蓟马会躲藏在表层土壤,这个时候用药,可以杀灭土壤中潜藏蓟马,而且噻虫嗪持效期长,预防更持久。
小编这里建议各位种植户,在防止蓟马、粉虱等高抗性的小虫时,不论你选择什么药,都可以加入一些噻虫嗪,把它当成一种助剂,利用它的内吸效果,真的可以明显提高防虫持效期。今天关于内吸性杀虫剂在小虫防治方向的应用,就讲这么多,有不懂的可以留言评论!
关键词: